郑州治疗肝病医院 > 肝病检查 > 其他检查 >

谷丙和谷草转氨酶都偏高的原因?肝病医生程进明解读

文章来源: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 点击数: 176直接咨询

在肝功能检查中,谷丙转氨酶(ALT)和谷草转氨酶(AST)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。当这两个指标都偏高时,往往提示肝脏可能出现了问题。那么,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它们升高呢?让我们来听听肝病医生程进明的专业解读。

一、肝脏疾病因素

  1. 病毒性肝炎
    • 程进明医生指出,病毒性肝炎是导致谷丙和谷草转氨酶升高的常见原因之一。例如乙肝和丙肝,当病毒感染肝细胞后,会在肝细胞内大量复制。人体的免疫系统为了清除病毒,会攻击被病毒感染的肝细胞,导致肝细胞受损、破裂。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平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,当肝细胞破坏后,它们就会释放到血液中,从而使血液中的这两种酶的数值升高。在肝炎发作期,转氨酶可能会升高到正常值的数倍甚至更高。
  2. 脂肪肝
    • 无论是酒精性脂肪肝还是非酒精性脂肪肝,都会引起转氨酶升高。在酒精性脂肪肝中,长期大量饮酒会使肝脏负担过重,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对肝脏产生毒性作用,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、炎症,进而使转氨酶释放入血。对于非酒精性脂肪肝,多是由于肥胖、高脂血症等因素引起肝脏脂肪堆积过多。脂肪在肝细胞内的过度蓄积会干扰肝细胞的正常代谢,引发炎症反应,造成肝细胞损伤,使得谷丙和谷草转氨酶升高。
  3. 肝硬化
    • 肝硬化是肝脏长期受损后的一种严重病理状态。在肝硬化过程中,肝脏的正常结构被破坏,肝细胞不断坏死,同时伴有纤维组织增生。这种情况下,肝细胞内的谷丙和谷草转氨酶会持续释放到血液中。而且,肝硬化患者还可能因为门静脉高压等原因,导致肠道吸收的有害物质不能经过肝脏有效解毒而进入体循环,进一步加重肝脏的损害,使转氨酶升高。

二、药物和毒物因素

  1. 药物性肝损伤
    • 许多药物都可能引起肝脏损伤,导致转氨酶升高。比如抗结核药物(如异烟肼、利福平),这些药物在治疗结核病的过程中,可能会对肝脏产生毒性作用。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可能会干扰肝脏的正常代谢功能,或者直接对肝细胞造成损害。还有一些抗生素(如四环素等)、解热镇痛药(如对乙酰氨基酚过量使用时)以及某些中草药等,都有可能引起药物性肝损伤,使得谷丙和谷草转氨酶升高。
  2. 化学毒物中毒
    • 长期接触或短期大量接触某些化学毒物也会影响肝脏功能。例如四氯化碳中毒,四氯化碳进入人体后,会在肝脏中经细胞色素P450酶系代谢,生成一些自由基,这些自由基会攻击肝细胞的膜结构、蛋白质和DNA等,导致肝细胞坏死,从而使转氨酶释放到血液中,引起谷丙和谷草转氨酶升高。

三、其他因素

  1. 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
    • 剧烈运动后,身体处于应激状态,肌肉可能会出现轻微损伤,同时肝脏的代谢负担也会加重。这种情况下,谷丙和谷草转氨酶可能会出现暂时性的升高。一般经过休息后,转氨酶会逐渐恢复正常。过度劳累也是类似的道理,长期的睡眠不足、精神压力过大等情况,会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,包括肝脏的代谢功能,可能导致转氨酶轻度升高。
  2. 心肌梗死
    • 虽然谷丙和谷草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脏,但心肌中也有一定比例。当发生心肌梗死时,心肌细胞大量坏死,谷丙和谷草转氨酶也会释放到血液中,此时血液中的这两种酶也会升高。不过,在这种情况下,通常还会伴有心脏相关的症状,如胸痛、胸闷等,并且心电图等检查也会显示心脏的异常变化,可以帮助与肝脏疾病引起的转氨酶升高相鉴别。

综上所述,谷丙和谷草转氨酶都偏高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。如果出现这两种酶升高的情况,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、症状、体征以及其他相关检查来综合判断病因,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。

公安备案号 41010202002754